详细信息
为庆祝2023年国际茶日,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将于2023年5月21日发行邮票版张《国际茶日》,整版内含10枚邮票,展现来自世界各地的茶叶、茶壶和茶道。
从北纬49°到南纬33°,全球有60多个国家与地区产茶。而且,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,全球有160多国、近30亿人饮茶。
茶叶根植中国,引爆世界,茶中那些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,也深深影响了全世界的茶文化和历史发展进程。
茶为国饮。茶是最能代表中国味道的物品。茶,也是当今世界最健康的饮品。在一杯中国茶里,可以感受与自然的连接,丰富生命的内在。
自古以来,中国人就开始种茶、采茶、制茶和饮茶。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,运用杀青、闷黄、渥堆、萎凋、做青、发酵、窨制等核心技艺,发展出绿茶、黄茶、黑茶、白茶、乌龙茶、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,2000多种茶品,供人饮用与分享,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,世代传承,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、仪式和节庆活动中。
最清雅的当属绿茶,在这样茶里,可以喝到春天的味道。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茶就是绿茶,绿茶就是简单而直接的春天气息。绿茶当中,最为人熟知的当然是西湖龙井与碧螺春一类了。
茶伴花香,花益茶味,福州酷热的夏天造就了茉莉花茶的鲜灵甘醇。而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也是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”。
诞生于明末清初的正山小种红茶,更是最早走出国门的中国茶之一。1610年,它就被“海上马车夫”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运往欧洲,并从此影响了欧洲人的生活。
“溪边奇茗冠天下,武夷仙人自古栽。”碧山丹水育奇茗,成就“岩骨花香”之岩韵,香飘寰宇。而武夷茶又以制作技艺精湛见工夫,后渐渐演变茶一种精细讲究的品饮方式——工夫茶,流传于中国沿海及南洋一带。
北有红袍,南有观音。独具“观音铁韵”的安溪铁观音,让中国、亚洲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迷恋这种鲜爽甘甜的滋味。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刮起“乌龙茶热”的风潮,热播的电视剧女主角都在说“因为喝了乌龙茶才美丽”。
黑茶必论普洱。这种产自世界茶树发源地的茶,曾藉由悠悠茶马古道,连起广袤的边疆,也连起中国与南亚、东南亚诸国。
白茶与黑茶是两个对立的极致,二者在外销史上也有共同的话题,那就是养生保健的价值。白茶从问世至今,一直扮演着“茶药两用”的角色,在“墙内开花墙内香”的年代里,白茶一直是欧洲知名品牌化妆品及许多保健品的重要原料,以突出的保健功效不断诠释着“茶为万病之药”的古训。
2022年11月29日,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”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国有界,茶无界。有界与无界间,是一棵中国植物韵传千年、香飘寰宇的伟大传奇。
早在2000多年前,茶器就正式在古籍中出现。虽只有只言片语,但茶器的历史几乎就是饮茶的发展史。
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,茶文化魅力独存,在泱泱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一直发挥着外溢效应,远播四海,泽惠全球,为茶叶及中华文化的传播贡献甚巨。
茶之器,因茶而生,为茶所用。为呈现茶之色、香、味、韵,不同时代,饮茶方式各有千秋。论茶器的材质,或陶瓷,或金属,或竹木,或琉璃,不一而足。尤其是瓷,与茶、丝并称为古代“中国制造”的三大顶流IP,乃至化作“中国”的英文名——“china”。
怀安山居手作釦器 宋代建窑柿红盏 黑漆盏托
隋唐的越窑青瓷茶碗,两宋的建窑黑釉茶盏,自元起迄明清的青花瓷、彩瓷茶器,皆是令全世界为之侧目、为之倾倒的“爆款”,引领了一场又一场的风潮,也影响了输入地的审美趣尚。
在历史长河中,世界各国的饮茶风气,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。中国茶对世界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从古代丝绸之路、茶马古道、茶船古道,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,茶穿越历史、跨越国界,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。
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发展过程中,孕育和呈现出特有的历史价值、文化价值、经济价值,为世界人民带去了新的饮食文明和创造财富的机遇,成为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。
茶在历史上与不仅吸收了儒、释、道三种文化之精华,同时,又与它们保持了密切相连,相互渗透,相互作用。
而现代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精神内涵总结为“俭、清、和、静”。茶尚俭,勤俭朴素。茶贵清,清正廉明。茶导和,和衷共济。茶致静,宁静致远。
从文化到外交,中国茶也是“和而不同”理念彰显和展现。“茶叙外交”渐成中国外交礼仪的“新常态”,茶在许多重大外交场合上频频“出镜”,因此茶之道也象征着中国人崇尚的与世界相处之道,“以茶为媒、以茶会友”,恰是交流合作、互利共赢诚意的一种表达。
一味同心,世界共享。国有界,茶无界。从东方到西方,从中国到世界,在茶的馥郁芬芳与隽永滋味里,不变的是历久弥新的中国味道。